ballbet贝博·艾弗森官网

养老、教育、医疗……宁波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公布!
栏目:ballbet贝博艾弗森官网 发布时间:2025-08-26 04:50:15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市督考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实事工作一头连着群众的急难愁盼,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为民初心。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实事项目从征集、筛选、论证,到票决、实施、评估的全过程管理,努力把民生实事工程办成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馥源介绍相关情况。

  下面,就今年15方面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作一简要介绍,概括起来是三句话。

  一是“一老一小”设施建设项目。我们聚焦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计划改造公办养老机构20家、竣工10家;目前已开工建设17家、竣工6家;同时推动资源共享和集约利用,打造全龄友好食堂18家、老年共享餐厅10家。持续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新增托位859个,其中普惠托位744个,为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青少年健康护航项目。有序推进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目前已采购“平躺睡”装备48.2万套,为青少年学生“平躺睡”创造优良条件;继续推进HPV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已为8000多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了第一剂次的国产二价HPV疫苗,进一步提升女性宫颈癌综合防控能力。

  三是老年人暖心服务项目。面向全市60岁以上人群,开展智能生活、线上办事、休闲娱乐等手机操作技能培训,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已培训13.1万人次;继续推进60岁以上常住人口自愿、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工作,进一步构筑银龄健康防线。

  四是学生课余关爱服务项目。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更高品质的课后服务、托管服务,计划覆盖义务段学生110万人次,目前,春季学期和暑假期间参与项目的学生数达88.6万人次,已开设素质拓展课程1000余门;继续推进新、改建120家“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已完成 101家,开设培训课程1018门,举办公益活动796场,服务青少年14.6万人次。

  一是食品安全保障项目。聚焦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管理,计划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共计8200批次,现已完成7455批次;同时,针对农批市场、农贸市场、阳光配送企业、生鲜店总部等178家重点单位,加强市场主体规范快检室建设,提升食品快检的靶向性与准确率,目前进度已超60%。

  二是住宅电梯安全提升项目。为进一步提升住宅电梯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稳定运行,计划为全市1.48万台梯龄10年以上的住宅电梯,加装物联感知设备和电动自行车梯禁系统,目前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完成率达70%。

  三是交通“安全畅行”项目。为提升市民出行便捷性和体验感,目前已新建、优化20个地铁新开通线路周边的接驳公交站点,新增、优化23条地铁接驳线和公交线,让公交和地铁间的换乘距离更短、更便利。积极推进交通堵点治理以及道路绿波带优化、新增工作,通过工程性改造或优化交通组织等方式,完成堵点治理18处,相关路口、路段拥堵程度大幅下降;绿波带总里程达962公里,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是公共停车和交通充电设施完善项目。为进一步增加停车位、充电设施有效供给,提升项目精准性和匹配度,我们科学规划停车泊位和充电桩建设点位,已新增停车泊位6421个、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8506个;新增投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3566个,数量排名全省第一,其中农村地区1926个,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的便捷充电需求。

  五是基层医疗资源扩容提升项目。为有效解决群众就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提升乡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目前已新、改、扩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61个,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在家门口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六是群众健身设施提升项目。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健身的需求,充分利用城乡边角闲置空间,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一批实用且美观的体育场地设施,今年目标任务是147个,目前已完成102个,其中,建成62个“国球”进社区、进公园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乒乓球等运动;建成5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场内有球场、健身房、儿童娱乐设施等,基本覆盖全龄人群,进一步提高了全民参与健身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一是城乡道路改造提升项目。聚焦让城乡道路更加平整畅通,消除路途中的“颠簸点”和“危险点”,目前已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提升国省道路面31.5公里、公路路口41处,推进桥头跳车整治39处,完善沿线公里;特别针对农村地区,规划了330个村道提升项目,让乡村道路真正成为带动发展的“致富道路”;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其中232个项目已完工。同时,全域打造“最美上学路”“放心菜市路”“温暖回家路”等“七彩惠民路”,目前已建成36条。

  二是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提升农村水环境整体面貌,推动水域空间进一步开放共享,我们采用固堤筑堰、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布设亲水便民设施等措施,计划改善提升农村河道150公里,目前已完成146公里,通过整治,沿线村庄城乡亲水圈覆盖率可达85%以上,为水利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助力支持。

  三是生态环保与废弃物再利用项目。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计划推进22家“无废工厂”建设,目前已有18家完成,有效提升了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收储网络建设,4个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建设任务中,2个已经完工,2个进度达80%,有力提升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四是截污纳管提质增效项目。为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积极改善城市水环境,我们结合推进“甬有碧水”攻坚行动,持续深化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对31个城镇生活小区实施雨污管网改造,目前开工了29个项目,其中15个项目已完工。

  五是噪声污染整治项目。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噪声问题,我们印发了有关“宁静小区”“宁静工厂”建设的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探索噪声问题的管理模式和治理路径,目前,“宁静小区”和“宁静工厂”建设进度已达85%,计划治理的150个问题点位中,约九成的噪声问题基本得到有效解决。

  以上是今年以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下步,我们将继续高质高效、用心用情抓好民生实事各项工作。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助力推介宣传,共同讲好宁波的民生故事,推动我市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目前,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正在推进实施过程中,请问市里对下一步的民生实事工作,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杨馥源:民生实事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不仅要做实项目征选,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更要做优项目实施和评估,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接下来,我们将趁势而上,具体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是保质保量抓进度。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项目所需的资金、人力等各类要素保障,充分考虑台风等一些不确定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倒排时间节点,确保所有民生实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把“更快更具体”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个,是做实管理提温度。接下来,民生实事工作从调研布点、设备采购为主,转为建设施工为主。我们将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特别是对建筑施工类、涉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群体等项目,更加注重人文关爱,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项目安全。

  第三个,是提标扩面增亮度。我们将努力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持续擦亮宁波民生实事“金名片”。在项目布点、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精准供给,扩大受益人群的覆盖面,让群众认可度高、获得感强的项目更多、更广泛地惠及千家万户。

  第四个,是加强评估强效度。我们将开展民生实事项目满意度调查,并组织现场参观体验等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对民生实事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让民生福祉更加可感可及。届时,也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

  澎湃新闻记者: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和评价工作办法(试行)》。依据这个办法,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具体有哪些举措和特点?

  首先是凝聚多方力量,部署更加系统。为确保项目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将监督项目实施情况作为年度工作重点,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整合各工作机构、市人大代表各中心组、各级人大代表力量,成立15个专项监督小组,对全部项目实行“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督。同时,今年显著增加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参与,让“内行人评行内事”。

  其次是紧扣项目特点,监督更加精准。各监督小组紧扣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保障、群众感受等核心要素,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一项目一方案”开展个性化监督。例如,公共停车和交通充电设施建设更加关注点位设置科学性、便利性,截污纳管工程更加关注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更加关注服务内容多样化和设施利用率等。

  再就是推动问题整改,实效更加明显。截至7月中旬,各专项监督小组已组织开展监督活动46次,提出监督意见26条,均录入“民生实事数字应用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严格跟踪督办。对能立行立改的问题,督促责任部门两周内反馈;对复杂问题,则做好部门沟通,分层、分批推动问题解决。上半年,组织召开“代表·局长面对面”交流会,相关部门分别汇报一些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8位市人大代表分别就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了询问,践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要求,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2025年市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已进入“下半场”。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开展“市民监督周”等活动,继续发挥专项监督小组作用,组织人大代表和市民代表开展监督活动,确保监督有力有效,助力项目圆满收官。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正持续深化“四督联动”工作机制,诚恳邀请各位媒体朋友积极参与下一阶段的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活动,让人大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合力,更好提升监督质效。

  周健儿:民生实事是市督考办在负责督促落实。我们一是督进度。年初要求相关部门建立规范的项目推进计划,分阶段设置目标任务及量化进度值,每季度我们汇总一次,对进度未达到计划要求的部门,督促他们抓紧赶上。

  二是督质量。要求每个项目都要制订可督可考的建设标准,对不达标的项目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从而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三是督问题。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如对部分项目点位选择未能贴近群众需求的,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调换。对已投入运行的点位内部管理不善、配套设施不全的,督促他们抓紧完善。

  四是督配合。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项目,我们督促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合力推动落实。对各区(县、市)承担的任务,我们要求属地督考部门发挥督促落实的作用,确保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系统监测。利用省“身边民生实事”系统,对照任务清单、点位清单、责任清单,常态化开展关键量化指标线上监测,及时发现进度滞后、异常项目,实时跟进督导。

  二是定期实地督导。每季度针对不同领域项目特点,紧盯“推进进度滞后、建设标准不高”等事项,会同市级相关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法,深入实地现场督导、督查、督办。

  三是综合评价考核。坚持以“月点评、季通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等方式对建设过程进行评价,从办得实、办得好、办得快等维度,统筹考量项目建设质量、数量、进度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对建设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四是畅通民意渠道。通过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民生e点通平台加强对群众诉求的搜集和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和属地政府迅速加以整改。每年对部分已建成的项目运维管理情况进行“回头看”,持续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得让群众满意。

  宁波广电集团综合广播记者:每年9月是我市“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征集月”。对于即将开展的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谋划工作,市发改委主要有哪些考虑?

  夏晖: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启动之年,做好年度民生实事工作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站在新的时间节点,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谋划过程中,我们将着力做好“三个结合”:

  首先,把“听民意”与“聚民智”相结合。民生实事项目最重要的是关注民生诉求、解决急难愁盼。我们将继续用好既有征集平台,通过市政府网站、“宁波发布”、宁波日报等多种途径,结合集中调研、协商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民意线索。同时,在部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更注重倾听群众意见,推动重点线索吸收转化,使谋划生成的民生实事项目,更大程度广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多维度回应民生诉求,更精准有效解决急难愁盼。

  其次,把“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习指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近期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现代化城市建设“主体是城,落点在人”。对此,在推进民生实事工作中,我们将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结合“十五五”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及重大政策导向,聚焦教育、卫生、助残、扶困、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谋深谋实民生项目,让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市民。

  最后,把“老课题”与“新篇章”相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在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谋划过程中,既会持续关注那些呼声高、反响好、惠及面广的重点项目,也会全面梳理新问题、新需求,与相关部门一道,共同谋划新的项目,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民生连民心。下一步,市发改委将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启动项目征集工作,继续拓展线索征集渠道,优化项目谋划机制,提升部门协同合力,做好2026年市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谋划工作。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发源于宁波。为推动票决制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市人大常委会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根据今年工作安排,8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将专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情况的报告。本次审议的关键一环,是围绕票决制工作全流程开展专题询问。询问将聚焦各有关单位在项目线索征集和协调联动、项目谋划和筛选论证、项目实施和接受监督、项目评估和长效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届时,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媒体及区(县、市)人大将现场提问,相关方面负责人将到场应询。目的是进一步压实责任、回应关切、督促进度,提升票决制工作质效。

  今年9月的“集中征集月”,我们将继续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发动人大代表、市民群众参与。以往民生实事项目线索征集主要依靠“浙里甬人大”综合数智应用,广大市民更多地通过手机扫码的方式提出。今年将探索拓展新的征集渠道,进一步方便老年人、新宁波人等习惯口头表达或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让征集工作更加全面、深入,也更加细致、贴心。同时,所有征集到的“第一手”民意将原汁原味地归集到数字化系统,并第一时间进行梳理分析,为科学谋划2026年民生实事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民生实事承载着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与责任,也寄托着群众的信任与期盼。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协同政府把每件实事办扎实、办到位,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继续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携手推动宁波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ballbet贝博